强国新增太空三人行题库附答案(200题)(3)
67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确保载人火箭发射的可靠性,首次采用了(),由高铝水泥、耐火骨料(颗粒状的耐火原料)等材料建成,可迅速将火箭助推器点火产生的烈焰引导到塔架外面,快速消除高温火焰对周围设施的损坏。
答案:双面导流槽
68、利用北斗(),可以实时监测古建筑的裂缝、沉降、位移等情况。
答案:高精度定位
69、《2021中国的航天》白皮书指出,未来五年,中国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,发射嫦娥七号探测器、完成月球极区()和阴影坑飞跃探测。
答案:高精度着陆
70、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天外归来74天后和公众正式见面,在这74天中他们经历了()三个阶段的恢复训练才能转入正常训练工作。
答案:隔离恢复、疗养恢复、恢复观察
71、飞船()系统担负着飞船载人轨迹的捕获、跟踪和测量,搜索并回收返回舱,以及对航天员出舱后进行医监医保、医疗救护和紧急护送等相关分系统的任务。
答案:回收着陆
72、为适应天和核心舱与空间站的对接任务,研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()的控制思路,来缓冲大吨位航天器对接过程中产生的撞击能量。
答案:可控阻尼
73、北斗系统融入国际体系的重要标志是()。
答案:进入国际标准
74、2010年,中国从嫦娥一号卫星影像图中选择了三个撞击坑,分别命名为蔡伦、毕昇和(),获得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批准。
答案:张钰哲
75、《2021中国的航天》白皮书指出,未来五年,中国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,完成嫦娥八号任务关键技术攻关,与相关国家、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开展()建设。
答案:国际月球科研站
76、下列选项中,()被称为“最佳育种实验室”,那里同时具备微重力、弱地磁、强辐射、高真空、超低温、极洁净等极端条件。
答案:太空
77、肉眼可见但不常见的云雾状小天体是()。因其靠近太阳时,后面拖着亮而长的尾巴,被俗称为“扫帚星”。
答案:彗星
78、航天员要开展七大类的学习和训练,主要包括:基础理论学习、体质训练、心理训练、()、救生与生存训练、飞行程序与任务训练、大型联合演练。
答案: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
79、探月工程研制建设者身上凝聚形成了追逐梦想、勇于探索、协同攻坚、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,其中()是探月精神的活力源泉。
答案:追逐梦想
80、目前认为太阳从中心到边缘可分为()。
答案:核反应区、辐射区、对流区和太阳大气
81、空间站的地面后勤保障系统是()。
答案:货运飞船
82、问天实验舱由工作舱、()和资源舱组成,起飞重量约23吨。
答案:气闸舱
83、当月球处于近地点附近,又刚好是满月阶段时,月亮从视觉上看起来是最大的,故而被称为“超级月亮”,这个说法并不严谨,在天文学上其准确称谓应该是“()”。
答案:近点朔望月
84、航天技术的发展和进步,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航天推进技术的不断发展。航天推进技术主要分为()和特种推进两大类。
答案:化学推进
85、2021年5月17日,祝融号火星车首次通过天问一号()传回遥测数据。
答案:环绕器
86、在地面重力条件下将油倒入水中,会出现分层现象,水在下层而油在上层。在太空微重力条件下,油和水将呈现出()的现象。
答案:混合在一起,无法分层
87、载人火箭逃逸系统有塔逃逸模式的工作范围是()。
答案:火箭发射前15分钟至起飞后120秒
88、1903年,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了()同火箭发动机喷气速度、火箭质量、燃料质量关系的公式——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。从人类发射第一枚火箭到现在,世界各国每一枚火箭的设计制造都离不开这个公式的指导。
答案:火箭飞行速度
89、2021年6月17日,()成功分离,进入预定轨道,将航天员送入太空。
答案: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
90、太阳系内质量和体积最大的行星是()。
答案:木星
91、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()。
答案:水星
92、2021年10月羲和号的成功发射,意味着我国实现()零的突破。
答案:太阳探测
93、2021年11月7日,航天员翟志刚、航天员王亚平开展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第一次出舱活动,顺利完成()工作。
答案:机械臂级联装置安装
94、《2021年中国的航天》白皮书指出,未来五年,中国将利用天宫空间站、嫦娥系列探测器、天问一号探测器等空间实验平台,开展空间环境下的生物、生命、医学、材料等方面的实验和研究,持续深化人类对()的认知。
答案:基础科学
95、2022年4月30日,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以“一箭五星”方式托举吉林一号高分系列卫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。这是我国首次实现运载火箭海上“()”发射,即总装、总测、出港、发射一体化。
答案:一站式
96、枕头中使用的(),学名叫慢回弹泡沫,起初用于太空飞行,能够吸收冲击力,又能快速塑形,稳固航天员保证其安全。
答案:记忆海绵
97、天和号作为核心舱负责整个空间站的电源电路等服务功能,它安装了再生和非再生的生命保障系统,可以为整个空间站提供环境控制和()功能满足航天员长期太空飞行的生活需求。
答案:生命保障
98、进行新技术试验或为应用卫星进行试验的卫星是()。
答案:技术试验卫星
99、对地观测卫星常采用准回归、太阳同步、低高度的()。
以上相关的更多内容请点击“太空航天知识 ”查看,以上题目的答案为网上收集整理仅供参考,难免有错误,还请自行斟酌,觉得好请分享给您的好朋友们!
tag:11月28日新题 太空航天知识 挑战答题 太空三人行 新题
相关内容
-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...
- 生产、经营者不得将“驰名商标”字样用于商...
- 注册商标成为其核定使用的商品的通用名称或...
- 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作出宣告注册商标无效...
- “春色满园关不住,一枝红杏红墙来”的作者...
- 商标在中国政府主办的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...
- 转让注册商标经核准后,予以公告。受让人自...
- 申请注册的商标,应当有()便于识别,并不得...
-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商标注册申请人,在同一...
- 申请注册和使用商标,应当遵循()原则。...
- 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提出异议的,商标局应...
- 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()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...
- 商标注册人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,...
- 以三维标志申请注册商标的,仅由商品自身的...
- 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,国旗、国徽、...
- 转让注册商标的,商标注册人对其在同一种商...
- 缺乏显著特征的标志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,...
- 每年的4月26日是世界()日 。...
- 下列关于申请商标注册或者办理其他商标事宜...
- 具有热带风光的园林类型是()。...